年轻人喝不动奶茶了?是谁抢走了她的市场
曾经,在年轻人的世界里,可乐是“快乐水”的代表;冰箱里必须有可乐,不然刷剧的周末都不完整。
后来,新式奶茶成了“快乐水”的顶流,不论是工作日还是周末,对着一杯奶茶一顿猛吸,喝到身体里“流淌的都是奶茶”。
但现在,奶茶可能不够了。如今,年轻人日常里必不可少的“快乐水”,是咖啡。
为什么在快乐水的选择上,这届年轻人从奶茶转向了咖啡?
新式奶茶刚刚诞生那会儿,鲜茶加鲜奶的配方,对年轻人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它的口感和品质,甩开了那些奶精冲出来的奶茶一条街,好喝得就像人群中180cm的男人那样明显。
然而,如今的奶茶,却越来越难给年轻人带来惊喜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奶茶的翻新迭代沦落为“小料的内卷”:
珍珠和椰果平分奶茶小料江山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糯米、红豆、燕麦、青稞、芋圆、麻薯、花生碎、杏仁片……通通都可以倒进奶茶里。
当奶茶朝着“当代八宝粥”的路一路狂奔,喝奶茶,总给人一种喝粥的错觉。不仅如此,这些疯狂加入的小料,也让“健康”的新式奶茶,再次变得不那么健康。
红豆、青稞、燕麦,这类看起来健康无比的粗粮类小料,许多都是糖渍的。而软糯粘滑网红麻薯,本质上是木薯淀粉、奶精和白砂糖的组合,某品牌麻薯粉,每100克就含有88.2克的碳水化合物。
几口小料下去,就能让你的“无糖”或是“代糖”奶茶,变成彻底的假象。
随着小料一起内卷的,还有奶茶的定价。一杯奶茶轻松冲上25元的价格,劝退了许多贫穷年轻打工人点击下单键的大拇指。
肉眼可见的不健康和高价,逐渐浇灭了炽热过的“天天喝奶茶”的梦想,而与此同时,咖啡,这个曾经很不接地气的饮品,却逐渐以“续命良药”的身份,成为年轻人手边的日常饮品。
这些年,人们的学习、工作变得越来越忙了。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2018年,北京青年人在工作上花的时间,每天已经超过10小时。
加班也是许多年轻人的家常便饭,突发的事件、做不完的工作、加班的领导和同事,都让许多人的屁股,越来越久地留在了工位上。
德勤发布的《中国现磨咖啡行业白皮书》显示,如今,90后新生代消费者逐渐成为现磨咖啡摄入的主力人群,而他们喝咖啡最大的理由,简单而直接,就是提神醒脑。
不论是刚吃完饭的午后,还是加班的深夜,和ddl赛跑的打工人,开始眼皮打架、张嘴打哈欠,此时的他们明白,为了短暂地杀死睡眠,自己必须要服用咖啡的时候到了。
常见的操作,就是招呼同事一起,打开瑞幸小程序,点上一杯美式或是拿铁,下好单之后再走去离公司最近的瑞幸门店,来回不用很久,顺便还能浅散个步。
每当打工人被明天就要交的方案、报表、ppt追着跑时,手边的咖啡散发出的香气,如同弥漫在空气里的鸡血,闻着就觉得“我不困、我还能肝”。
鲁迅把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而如今的年轻人,一到工作时间,就要喝咖啡。德勤的报告也显示,一二线城市里那些已经养成喝咖啡习惯的人们,一年365天,他们有超过300天的日子,都与咖啡相伴。
咖啡来到中国的时间并不短暂,为什么直到最近几年,它们才开始大规模地俘获年轻人的心呢?
一口能提神的快乐水,一直都是年轻打工人的刚需,但大家之所以能快速实现“咖啡自由”,则是因为近年来整个咖啡行业所发生的变化。
根据智研咨询的报告,过去五年,我国咖啡行业市场规模快速扩张,从2017年的569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130亿元,翻了个倍,每年增速都超过20%。
如果进一步去看咖啡行业的各个分支赛道,会发现,现制咖啡品类的增长尤为有力。2017年,中国人喝的咖啡里,有七成都是速溶咖啡,现制咖啡只有15%,仅仅过了三年,现制咖啡的的市场占有率就超过了三分之一,预计到2023年,现磨咖啡在咖啡品类里的占比会超过一半。
现制咖啡的崛起,带来的一个十分直观的现象就是,咖啡店正在大街小巷里遍地开花。截至2020年底,我国的咖啡店超过了10万家。咖啡连锁店也不再只有那些老面孔,新的品牌纷纷出现。
成立于2017年的瑞幸就是其中的代表。在短短的五年里,闪电般的速度,开出了6024家门店,而诞生于上海的平价精品连锁咖啡Manner,在去年5月完成新一轮融资,估值超80亿人民币,并今年3月8日-3月10日,在上海、北京等10个城市,一口气开了200多家新店。
在门店设置上,瑞幸、Manner等新兴品牌,同样给了“便捷性”很高的优先级,让年轻群体可以在自己的生活区域里,随时随地买一杯咖啡就走。
虽然有部分瑞幸门店,仍然属于传统门店,它们开在核心商圈,保留客餐区,但它们的占比其实并不高。瑞幸真正打入年轻人内部的“武器”,是“快取店”:它们面积不大,一般在20-60平,多开在写字楼大堂、大学校园这些年轻人的生活区。
而Manner则走了一条“小而美”的道路,首店甚至只有2平米,以门店的精简化换取小店在靠近办公区的CBD、写字楼的覆盖力度,同时保证产品品控。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些年来,快餐店、便利店、茶饮店也纷纷到咖啡赛道上挤一挤——在便利、快捷这件事上,它们也轻车熟路的。
当消费者不用再为咖啡厅的空间而买单时,咖啡的价格也变得可爱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