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咖啡机领导品牌,畅销全球37个国家

各行业跨界加入咖啡市场跑道,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2019-10-14

        随着咖啡在国内市场的高速增长,不同的品牌,不同的行业中,许多企业将目光转向咖啡市场。可口可乐、农夫山泉、伊利等巨头迅速入局,围绕着这杯高频消费的品类,而瑞幸咖啡喝星巴克的门店之争还未结束,更多企业间的竞争已在多个消费场景中拉开序幕。

        瑞幸咖啡在年初时曾立下flag,在2019年时,无论是门店还是杯量将全面超越星巴克。

        而在3个月后星巴克放出了消息,在中国高速开店,时间为期至少10年。

        在这场“互相挑衅”的商业对战中,瑞幸和星巴克还未察觉一些悄然的变化决定着市场内的走向。

        在今年的饮品销售旺季中,许多咖啡新品不断涌现出来,例如,可口可乐的碳酸咖啡问世,农夫山泉气泡咖啡、伊利更是推出了咖啡饮料圣瑞思,它们开创了咖啡品类的先锋,企图以小咖啡来撬动大健康产业。

       对此一些行业老品牌也不甘示弱,雀巢咖啡强化了冷萃咖啡工艺、味全旗下的贝纳颂也在不断强调咖啡豆的珍贵。

        在咖啡品牌之间的竞争可不局限于在超市内,随着消费场景的变化,企业必须不断丰富及满足用户需求的多样化,于是它们不得不多推出几款产品,多建立几个渠道以防万一。

       拥有27000多家铺位的易捷便利店,在刚刚进入咖啡市场时,就将咖啡铺满全国的加油站便利店,迅速成为了国内门店规模最大的连锁咖啡品牌,冲击着货架上的即时咖啡及其他咖啡门店品牌。

       在变化多端的消费环境下,咖啡为什么会是一个好市场呢?

       这是因为咖啡是一个高频的消费品类,用户可能每天都需要喝,甚至喝很多杯,因此它是一个非常好的商机,再加上咖啡在供应链上比较标准化的产品,无论是咖啡豆还是运营商相对好切入,而且中国市场对咖啡的需求还未达到饱和的程度。

       但对于刚进入咖啡市场的企业而言,挖掘市场潜能不再像以前那么单一和简单。例如,可口可乐将以不同形式切入到市场内,餐饮、便利店、自动售卖机,都是它的机会。雀巢也跟星巴克展开合作,寻找除了门店外咖啡行业中的可能性。

       货架上的竞争

       在超市的货架上,咖啡往往跟功能饮料是“邻居”,早期咖啡的主要定位为“提神醒脑”,时至今日面对不断新增的品牌,各个咖啡企业也开始进行改变。

       2019年8月底,雀巢咖啡冷萃系列在上海举行了一场咖啡时尚大秀,这个系列是雀巢去年推出的即饮咖啡产品,主要将冷萃技术运用到罐装即饮咖啡上,而这款产品被顺利被雀巢打造成了时尚潮儿,成功完成了一次充满高级感的品牌营销。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雀巢在萃取工艺上的创新,更加激励了跨行企业在产品口感上的探索。

       2019年8月可口可乐咖啡一经推出刷爆网络,这款酷似可口可乐的咖啡产品被摆在了货架上。可口可乐对咖啡市场热情不减,从2014年引进即饮咖啡品牌乔雅,2018年成功收购Costa Limited,并在今年6月份的英国上新了一款Costa品牌的即饮咖啡。

       经过这一系列的操作后,可口可乐还想在老本行中做些关于咖啡的创新,于是可口可乐咖啡成功面世,而“碳酸”就是可口可乐的“看家本领”。

       而农夫山泉和可口可乐做出了同样的口感创新,就在2019年5月农夫山泉凭借着碳酸咖啡正式进入咖啡市场,在咖啡与碳酸气泡的碰撞中,让农夫山泉的咖啡口味显得异常独特。

       2019年7月,伊利正式推出新品圣瑞思咖啡,正式宣告着伊利进入了咖啡领域。在前期跨行饮用水获得成功后,此次进入咖啡行业的伊利显得不再突兀,而在这些跨行的背后是伊利往大健康产业扩展的战略。

       咖啡总能让企业们提神醒脑,为了生存下去,企业不得不在产品中做出一定的创新。在这创新的背后是中国咖啡市场的高速增长和用户对咖啡多样化的需求升级。咖啡,不再是在咖啡馆中一杯简单的饮品,等待客户坐下慢慢品尝,随着消费场景的变化,咖啡的便利性,功能性及时尚性也被不断地被挖掘,咖啡将被重新定义。

        在咖啡市场中让企业更为注重的品类还是即饮咖啡,而在即饮咖啡的企业依旧是食品饮料龙头们,它们更加擅长营销甚至连渠道都已经非常完善,它们的品牌也早已具备了一定的市场号召力。那么当创新的产品都面向市场时,如何才能让自己的产品脱颖而出呢?

       1980年,雀巢在国内首次推出速溶咖啡,1998年灌装咖啡正式面世,以速溶咖啡和即饮咖啡闯出一片名堂的雀巢得出了一定的结论:“用户都喜欢方便的产品,没有人会想等待或是自己做,他们只需要打开瓶盖就能享受到自己想要的,由此方便且时尚成为了即饮咖啡的发展趋势之一“。

       要知道在我们中国细分咖啡市场中,速溶咖啡占比72%,现磨咖啡,市场占比18%,而即饮咖啡仅占市场10%。

       而味全旗下的贝纳颂对于消费升级的决策为不断加强用户对咖啡豆的认知,这个趋势在这两年尤为明显,星巴克等连锁品牌也开始主动提醒用户可选择咖啡豆的产地。

       随着消费趋势,贝纳颂在今年推出了臻选杯装咖啡,主打各地区咖啡豆的概念。不仅如此,精品咖啡豆还可用于即饮咖啡的小众市场,加强用户对产地咖啡的认知对于咖啡市场中的企业尤为重要。

      便宜的价格不再是即饮咖啡最为显著极具差异化的标签。雀巢的冷萃系列的价格是普通罐装产品价格的两倍,而味全的贝纳颂定价也在10元以上。

       决定用户购买产品的不再是价格,而是谁的产品更能抓住他们的需求。

       除了旧企业食品饮料企业外,一些在业务外的企业也在关注着即饮咖啡这个细分品类,未来咖啡市场内的竞争将不断升级。